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五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我怎样上《白杨》

我怎样上《白杨》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5日  字体:

  

我怎样上《白杨》

           西区烟洲小学 何玉花

  这是《白杨》一课(第二课时)的课堂实录。我在教学过程中,力求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,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、合作互动,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。
  大家都知道,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、乐于探究,注重培养学生的 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”。课标还明确提出“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,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,加深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和思考……”。
  基于以上的认识,我在教《白杨》一课时,设计了“质疑——解疑——精读”三个主要环节,就是力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。下面是我第二课时的课堂实录:
  一、 激趣质疑
  师: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猜一猜这节课老师会提什么问题,现在来比一比看谁猜得对,先提示一下,老师提问肯定是往你们不懂的地方提问的,大家边看书,看到一段就想:老师在这里可能会提什么问题?可以分小组讨论,小组解决不到的问题就写在刚发的白纸上,看哪个小组猜得又准又快。(学生迫不及待的分小组,积极的提问并记下有关问题,以最快速度交给老师,都想争取第一)
  教师把各组学生的提问贴在黑板上,有些问题是学生帮着贴,下面是一些问题:
  1、爸爸为什么(又陷入)沉思?在沉思中想到什么?(爸爸沉思什么)
  2、为什么爸爸要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?
  3、爸爸表白怎样的心?
  4、爸爸为什么浮起一丝微笑?
  5、为什么爸爸看见小树会浮起一丝微笑?
  6、为什么爸爸的微笑消失了,变得严肃起来?
  7、爸爸送孩子到新疆念书有什么意义?
  8、老师叫我们找援疆的资料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?……(学生的问题几乎都是围绕爸爸在提问)
  教者注:一个“猜”字就让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,这样的设计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疑问在哪里,使教学有的放矢。经过教师一段时间以来的训练,学生已经开始学会思考、学会质疑,所以提的问题都比较深刻。可见,新课标的实践,也是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。
  二、因势利导、重点击破
  师:大家都很积极开动脑筋,猜的问题都很好,你们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围绕爸爸在提问,还有没有其它问题?
  学生睁大眼睛在想
  师:课文题目是《白杨》,有没有围绕白杨提问的呢?
  教者注:教师必须能很快地识别学生的问题并作出判断,这就要求老师反应迅速,因为学生的问题几乎都是围绕“爸爸”在提问,这反映出学生其实还没有理解白杨的特点,但是,学生却没有提到这一问题,作为老师就要发挥“导”的作用。所以,我提了这个问题。
  生:白杨树代表什么精神?
  师:这个问题也猜得很好,哪一段能说明这个问题?
  生齐答:14自然段。
  师:谁来读一读?
  (指名学生朗读)
  师:他读得怎样?
  生:声音很响亮。
  生:不够流畅,有些地方读错了。
  师:谁能有感情读一次给大家听?
  (再指名读)
  师:你现在能更好地读一遍吗?再请你读一遍。(指名刚才读不好的学生再读)
  师:对,我们在朗读时就是要抓住重点词,读出轻重,读出缓急。请大家一起来试试。
  生齐读(响亮而有感情)
  师问提这问题的学生:读懂这段没有,读懂了什么?
  生:白杨树很直
  师:我们一句一句读,看能读懂什么?
  生:(读第二句)白杨树在哪儿都能生长
  师:对,这说明白杨树的适应性——?
  生:强
  板书:适应性强
  师:(指刚才两个特点)还有吗?
  生:(读第三句)还很坚强
  板:坚强
  教者注:这是要求背诵的重点段,教师让学生在多次品读中感悟理解白杨的坚强,以读促悟,以读促背。
  师:刚才的同学猜对了老师的一个问题,读到这里,你们猜老师又会提哪个问题?
  生: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?
  师:你们说呢?
  生齐:不是的!
  师:从哪句看出?
  生齐读第15自然段。
  师:(指黑板的问题)你们认为现在要解决什么问题?
  生异口同声:爸爸表白怎样的心?
  师:对,到底爸爸在表白怎样的心?让我们在课文里面找出答案。
  (指名学生找好朋友读16自然段)
  师:“只知道”说明什么?
  生:知道一些,
  生:还有一些不知道
  师:那孩子们知道什么?还有什么不知道?现在,我又要让大家分组讨论完成,要求:作好分工,安排一个同学读,读到一个只知道就针对这个只知道,讨论不知道什么,记录员要及时作好记录。明白吗?
  (生按要求分组讨论,教师巡堂,参与了一个小组的讨论)
  教者注:在关键处就是要开展小组讨论,孩子们不知道的部分没有写,究竟不知道什么?这是一个难点,老师分开各个击破的处理,学生通过讨论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到蕴涵的道理了。同学们在讨论时,老师也参与了一个小组的讨论,这里的讨论不是空洞的、不是虚设的。
  师:现在要检查大家讨论的怎样,找一个同学读,再找小组代表说说有什么不知道。(读一个只知道,说有什么不知道)
  生: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
  生:不知道为什么要接我们到新疆念书
  生:不知道新疆到底有多远
  生:不知道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
  生:……
  师:看来,大家讨论得很投入,现在老师和大家合作把这段读一读,你们读一个只知道,我来读一个不知道。
  师生合作读
  师:孩子们不知道这些,你们通过读书,查资料,你们现在知道吗?
  生:爸爸妈妈要支援建设边疆,所以要到新疆工作。
  生:爸爸妈妈想孩子们多了解新疆所以接他们到新疆念书
  生:爸爸妈妈希望孩子将来也建设边疆所以接他们到新疆念书
  生:新疆当时很穷,我网上看到一篇《饿肚子的童话》,他们连吃都成问题
  生……
  师:现在我们再回过头看看这棵白杨树,你们知道爸爸表白怎样的心吗?
  生:爸爸也要象白杨一样
  师:像白杨怎样?
  生:不怕困难建设边疆
  师:对,还有吗?
  生:坚强
  师:是的,爸爸就是要表白自己要像白杨一样坚强的在边疆扎根、建设,坚强地生活。
  板:不怕困难  扎根边疆   坚强
  师:还有什么问题要重点解决的吗?
  生:为什么爸爸看见小白杨会浮起一丝微笑?
  生:因为他知道小白杨也会像大白杨一样坚强的生长
  生:小白杨就是代表小孩子。
  师:对!在爸爸的教育影响下,孩子也会像白杨树一样在边疆坚强地成长,也会为边疆建设作出贡献。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。
  生齐读
  师:大家都很积极,猜的问题都很好,今天的“问题小明星”是谁?
  给评出“问题小明星”颁奖。
  师:上了这节课,大家还有什么问题?课后还可以向老师提问。下课。
  教后反思:
  老师在这节课里能跳出教案,从学生实际出发,紧跟学生展开教学。老师以一个“猜”字为线索,就把学生的“自主参与”的积极性全程调动起来,学生在整节课的求知欲很高,学得很投入。另一方面,老师能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成功的关键,这使我明白到,对于学生的问题,我们并不都需要全部展开研究,要找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,有些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,比较浅显的问题我们可以随遇解决。
  面对新课程,如何才能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?我想作为老师很重要一点就是学会反思,不管成功与否,我们都要不断的总结,改进我们的教学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点评(教师进修学校 王兴无):
  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主观能动性,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。何玉花的这节《白杨》,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,值得我们认真研究。是牵着学生走,还是和学生一起走,有时甚至跟着学生走,是我们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关键,必须深刻理解,大胆实践。只有教师走下讲台,学生才能走上讲台。教师只有走下讲台,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无比精彩,这就是这节课要告诉我们的。

            (责任编辑:刘城安)

 

转载http://www.zsedu.net/news/2005/1/17/111032am.html

 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wunianji_490_22831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